我國勞動法規定,雇主應當為勞動者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但是,一些雇主為了降低成本,存在不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保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勞動者因為此事被辭退,他們就有權要求雇主支付經濟補償。上海勞動糾紛律師就來為您講講有關的情況是怎樣的。
一、案例分析
張三在某公司工作了五年。但是,公司從未為他繳納過社保。一天,公司決定裁員,張三被辭退了。公司只支付了張三五年的工資,沒有支付任何經濟補償。張三覺得這樣不公平,于是找到了一家律師事務所,尋求幫助。
二、法律分析
雇主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保的后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和《社會保險法》,雇主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保,應當承擔一定的法律責任,包括:
?。?)承擔罰款責任:雇主未按照規定為勞動者繳納社保的,應當按照規定繳納應當繳納的社會保險費,并處以罰款。如果情節較為嚴重,還可能被追究刑事責任。
?。?)承擔勞動爭議責任:如果因為未繳納社保而引起勞動爭議,雇主應當承擔相應的經濟責任,包括支付經濟補償等。
張三是否有權要求經濟補償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如果雇主裁員,應當支付勞動者的經濟補償。具體計算方法如下:
?。?)勞動者在單位工作一年以上不滿十年的,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
?。?)勞動者在單位工作十年以上的,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與上一年度本單位職工月平均工資的比例相乘的經濟補償金。
張三能否要求支付社保補繳對于張三所遭受的未依法繳納社保問題,他是否能要求公司支付社保補繳的費用呢?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七十二條的規定,勞動者在單位工作的期間,單位未按照規定為其繳納社會保險費,勞動者離開該單位的,有權要求單位按照規定繳納其應當繳納的社會保險費。
因此,張三在離開公司之前,可以向公司要求補繳社會保險費。如果公司不同意,張三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機構或者法院提起訴訟。
法律建議針對此類勞動爭議,我的建議如下:
?。?)雇主應當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保,避免因此引起勞動爭議。
?。?)如果勞動者在離開單位之前發現單位未為其繳納社保,應當及時向單位要求補繳。
?。?)如果發生勞動爭議,雙方應當通過協商解決。如果無法協商,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機構或者法院提起訴訟。
三、相關法條
以下是與此類勞動爭議相關的法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七十二條 勞動者在單位工作的期間,單位未按照規定為其繳納社會保險費,勞動者離開該單位的,有權要求單位按照規定繳納其應當繳納的社會保險費。
第九十九條 勞動者因下列原因之一被解雇的,用人單位應當給予經濟補償:
?。ㄒ唬┯萌藛挝灰婪ń馍⒒蛘咭婪ㄆ飘a;
?。ǘ┯萌藛挝粐乐剡`反勞動合同或者規章制度;
?。ㄈ┯萌藛挝蛔兏洜I,導致勞動合同無法在原協議期限內繼續履行;
?。ㄋ模﹦趧诱咛崆敖獬齽趧雍贤?,依照法律、法規規定應當給予經濟補償的。
《社會保險法》第六十五條 用人單位未按照規定繳納社會保險費的,應當按照規定繳納應當繳納的社會保險費,并處以罰款。
第二十一條 社會保險費由用人單位和職工繳納。用人單位未按照規定繳納社會保險費的,應當按照規定繳納應當繳納的社會保險費,并處以罰款。
第三十三條 社會保險費征收、管理的具體辦法,由國務院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規定。
四、相關案例
以下是與此類勞動爭議相關的案例:
案例一:公司未依法為員工繳納社保,被判支付社保補繳費用2019年,某公司未依法為員工張某繳納社保,導致張某離職后無法領取失業保險金。張某將公司告上法庭,要求支付社保補繳費用和失業保險金。
法院認為,公司未依法為員工繳納社保,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和《社會保險法》的規定,應當承擔社保補繳費用的責任。因此,判決公司支付社保補繳費用和失業保險金。
案例二:公司未給予員工經濟補償,被判支付經濟補償費用2018年,某公司將員工李某解雇,但未給予其經濟補償。李某將公司告上法庭,要求支付經濟補償費用。
法院認為,公司沒有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的規定給予李某經濟補償,構成了違法行為。因此,判決公司支付李某經濟補償費用。
以上案例說明,雇主未依法為員工繳納社?;蛭唇o予員工經濟補償,都將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五、結論
綜上所述,上海勞動糾紛律師認為,針對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保導致的經濟補償爭議,應當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和《社會保險法》等法律規定進行處理。在實際工作中,用人單位應當依法為員工繳納社保,并給予員工合法的經濟補償。同時,勞動者在發現用人單位未依法繳納社?;蛭唇o予合法經濟補償時,應當及時向用人單位要求補繳或補償,并在協商無果的情況下,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機構或者法院提起訴訟。